如果你家有6-12歲的孩子,這個習慣一定要盡快養成,否則將來后悔莫及!
發布時間:
2020-09-03
6089
6-12歲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成績、學校、特長?
統統不是,
重要的是他閱讀習慣的養成。
《人民日報》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勵孩子根據興趣進行大量閱讀。事實上,對中小學尤其是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可以激發他對學習的好奇,和對知識的渴望。
3-6歲,他有十萬個為什么,迫不及待想從家長嘴里知道答案;6-12歲,求知欲再上一層,這個時候家長的答案已經不能滿足孩子了,他會更享受自己去尋找答案,書本就是最好的入口。
這個時期的孩子讀書,就像是生理上饑餓的所求。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提出“閱讀饑餓期”的說法。
他認為,孩子對閱讀的饑餓感形成于14歲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后閱讀技巧的形成。同時,人在14歲以前的閱讀體驗,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以后的歷程,只不過是前面14年所閱讀的東西的展開。
為什么要讀書,日劇《女王的教室》這段話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學生: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呢?之前老師說過吧,不管怎么學習就算進了好的大學、好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意義。那么,我們為什么非要讀書不可呢?
老師:你們給我好好覺醒吧。還不明白嗎?!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們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事。也會碰到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物。這時候做為一個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猴子都不如。
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理解。還能做什么呢?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進了大學也好,進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除此之外,讀書還有以下的好處:
01、愛閱讀的孩子,表達能力更好
讀的書越多,腦海里的知識就越豐富。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說不讀書的人,看到天邊飛鳥,只會說:哇塞,好美啊!但是讀書的人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是不是意境完全不一樣了?
閱讀,能讓孩子有更好的表達,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社交的基礎,讓人如沐春風。
02、愛閱讀的孩子,眼界更寬廣
美國著名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說: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也沒有一匹駿馬,
能像一行跳躍著的字那樣,
把人帶往遠方。
閱讀,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風景。眼睛還沒看到的風景,大腦已經看到了。
沒有去過沙漠,我們也知道沙漠的一望無際;
沒有看過大海,我們也知道海洋的波瀾壯闊;
沒有離開地球,我們也知道宇宙的神秘莫測;
03、愛閱讀的孩子,更專注
我曾經在學校看到一個三年級的小孩,課間大家都在嬉笑打鬧,環境很嘈雜,但是他捧著一本書看的聚精會神,完全沒有被周邊聲音所影響。
上前一看,他拿著一本兒童版的西游記,正看到三打白骨精這一章,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趕走。小男孩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沉浸在那個懲奸除惡的世界。
相信這本書讓他對善惡的判斷有了基本的概念。也培養了他的專注力。
而決定孩子未來人生和事業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就是專注力。
04、愛閱讀的孩子,更聰明
你有沒有注意過,愛讀書的孩子,腦瓜子里好像裝了個萬能素材庫,和誰都有話聊,而且常常語出驚人。
猶太人平均每年要讀64本書,而據統計,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諾貝爾文學獎。而猶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不管身處哪個時代,
獲取知識最好的辦法都是讀書。
請不要懷疑讀書的意義和價值,
因為終有一天,孩子讀過的書,
會鋪成腳下的路,
帶他去往想去的地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