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自主招生常見問題匯總
發布時間:
2024-12-26
499
自主招生常見問題Q&A
01 哪些學生可以報自主招生?
1)符合中考報名條件的應屆生;
2)且具有拔尖創新潛質或學科(含體育、藝術)專長。
其中自主招生一類,招收的偏學習成績好、有學科特長的學生,有競賽獲獎、數理化成績好的更有優勢;自主招生二類,招收的是具有藝體特長的學生。
02 一類和二類有什么區別?
一類針對普通文化生,只要滿足中考報名條件的學生都可以報,有學科特長的(比如數學,物理,化學)會更受歡迎。
二類針對藝體特長生,需要學生有音樂,美術,舞蹈等方面的特長。
03 原招生模式和新招生模式有什么區別?
原招生模式更看重學生的綜合成績,往年一般考語數英物化+面試;
新招生模式更加細分化,更加看重學生的單科特長,比如人文,數學、物理、化學、科創等,考核內容也是和各細項有關。
新招生模式給了“單科戰神”更多考進名校的機會。
04 自主招生能報幾所學校?
只可報名參加1所學校的自主招生(一類和二類不能兼報、公辦和民辦不能兼報、同個學校的不同專項不能兼報)。
05 第一批次沒填的學校,能不能報學校自主招生?
可以的,自主招生獨立于志愿填報之外單獨報名。比如學生第一批次沒報深中,那么自主招生依舊可以報深中。
06 成績一般,沒有特長的學生能不能報自主招生?
2024年自主招生一類采用原招生模式的學校30所,采用新招生模式的學校40所,共73所。
各個層次的高中都有,并非只有名校才有自主招生,大家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報名一類自主招生。
好學校要求自然會高點,但普通高中吸引不來太優秀的學生,因此,普通學生也是有機會的。
07 自主招生的最低控制線有什么用?
最低控制線指的是學生中考成績(含體育),要達到這個線才能參與自主招生錄取。如果學生中考成績達不到最低控制線,那么即使學生學校考核成績再優秀,也不能被自招錄取。
當然,學生中考成績達到這個最低控制線,也不意味著學生就能被自主招生錄取。自主招生是根據綜合分數來錄取,綜合分數=學校考核成績x40%+(中考成績/610)x100x60%,最終還是要看綜合分數。
所以簡單的來說,最低控制線沒什么大的用處,唯一的用處,就是讓一部分學生知難而退。
08 自主招生對中考錄取有何影響?
自主招生錄取后,將無法參與中考統一劃線錄取,簡單地說,自主招生錄取了,后面即使你的成績達到第一志愿的分數,那么也不能被錄取。但是自主招生未錄取,對中考統一劃線錄取卻并無影響,依舊可以作為普通中考生,參與中考錄取。
自主招生只能報名一所學校,對于想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而言,自主招生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自主招生誤區
01 成績頂尖?特長加持?才能觸碰自招夢?誤會大了!去年不少“低調”高中也開放一類自招,機會均等,不妨一試!
02 報名自招 ≠ 直通面試!簡歷是敲門磚,不夠亮眼,可能連考場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哦!
03 廣撒網,多捕魚?在自招這可行不通!記住啦,只能鐘情一所,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04 自招過了就和中考Say Goodbye?不存在的!中考依舊要拼,自招只是加分項,中考60%,自招40%,雙重考驗等著你!
05 錄取了自招還想反悔?不行的哦!自招位階高,一旦入選,指標生、第一批志愿統統退散,選擇需謹慎!
別讓這些誤區成為你的絆腳石,中考路上,每一步都要走得明明白白!
自主招生的降分空間
沖高
建議沖高的原因在于自主招生屬于提前批錄取,一旦被錄取將不再參與指標生、第一批次錄取。
因此,如果填低了,一旦被自招錄取,即使后面學生中考成績能達到第一志愿錄取分數線,也不能去第一志愿,只能被自招錄取,這種就是被低錄。
當然,也不能盲目沖太高,沖的越高,自主招生入圍概率越低。因此,一般建議在前三志愿范圍內選擇。(如果學生有某些學科特長或者有含金量高的證書,那么可以沖高點)
保穩
保穩的主要原因在于如果自主招生報的太高,可能無法入圍。這時候報低一點,能夠提高入圍的概率。一般建議在定位高中附近選擇。
不過這樣報名,需要家長到時候做取舍。如果學生中考發揮的比較好,有很大概率能沖上第一批次的前三志愿,那么就不要參加校考,因為參加了,可能會被自招學校提前錄取,被低錄。如果感覺中考發揮失誤,那么就需要參加校考,這時候自主招生就是額外的機會,避免學生發揮失誤掉到兜底志愿。
不過這種思路也有問題,那就是學生可能判斷不準自己的中考發揮情況。
根據各校考核科目確定
報考省一級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須為“達標”。各校自主招生未完成的計劃直接轉為普通生計劃。已被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指標生及后續批次劃線錄取,不得轉錄其它學校。
自主招生選擇學校,如果沖高,那么建議在前三志愿范圍;如果保穩,那么在定位高中附近。確定好大概范圍后,再結合各校考核內容,選擇學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