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學習法——逆向學習法
發布時間:
2019-01-22
3558
逆向學習法
逆向學習是指學習中有意識地運用逆向思維通過結論來分析形成結果的原因和根據,進一步從本質上理解與把握學習的內容。
運用逆向學習法的關鍵就是強調獨立思考、一開始就能使大腦思維有充分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做書本的奴隸,不盲目相信作者。當然,這種思考和學習也不是完全擺脫學習內容,而是爭取和學習對象進行探討。要探討就要有準備、先得對結論提出問題,并進行獨立思考和求證。然后還要與書本對照,而對照過程也是一個深入思考和討論的過程。
逆向學習法常用以下形式:
(1)逆向思考
逆向思考,即打破常規,反轉過來,由果到因,從結論中去分析形成的原因和依據。這是嘗試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學習中,如能將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互變,可以相互檢驗、相互補充,則更有益于知識的掌握與創新。
逆向思維的具體做法根據著重點不同可分三類:一是反其意,即對文章的主旨、作者觀點或傳統評價進行逆向思考;二是反其事,對文章的論據、事件、材料等內容進行逆向思考;三是反其法,就是對文章的論評方法、表現手法等提出不同見解。通過這種從相反的方向、目標或立場來思考問題的做法,可以使人從固有觀念或習慣性思考中擺脫出來,從另一角度去觀察事物,捕捉新的思考線索。
(2)逆轉閱讀
逆轉閱讀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括學活用,不僅看到知識的正面還要看到它的反面。這樣做,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逆轉閱讀法可分論點的逆轉和論證的逆轉兩種。
論點的逆轉一般是對原論點根本否定的逆轉。波蘭天文學家哥自尼提出的“天體運行論”,就是針對傳統的地心學說理論進行論點逆轉學習與研究的結果。
運用論點逆轉要注意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含糊其辭。特別是對被逆轉的原論點有清醒的認識,實事求是不走極端。
論證逆轉一般涉及整個論證過程的逆轉如倒敘手法、就是對順敘手法的逆轉;間接描寫,就是對直接描寫的逆轉。此外,實寫與虛寫,直率與碗轉,正語與反語等都是正逆關系,學習時,如采用論證逆轉法,則能更加探刻地理解學習內容。論證的逆轉在自然科學領域更是一種有效方法。如數學中的反證法,就是一種典型的論證逆轉,一個命題可以從正面論證,也可以從反面論證,特別是當正面論證有困難的時候,反證法就更有效。
(3)逆向推理
逆推法又稱還原法、倒推法。其基本含義是指學習者把事物和問題的形成、發展順序顛倒過來。由末到頭,逐步還原,最終作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逆推是與順推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人們在學習中的推理是由頭至尾地展開的。逆推法打破了這一常規,學習者首先加以考察的是事件的結局和問題的結果,然后再逐層向前推進,一直追溯到事件的發生和問題的開端為止。如果說順推注重的是“怎么樣”,那么逆推則是要解決“為什么”,兩者的側重點不一樣。
逆推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使學習者更深刻地去領悟事件或問題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有助于學習者更有針對性地去捕捉重要信息。學生解平面幾何題時,從求證的問題出發,尋找需要的條件,就是運用逆向推理法。
擴展閱讀: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