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與“創新教育”的比較
發布時間:
2018-12-04
4172
1. 西方“創客教育”的培養目標
目前西方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創客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把青少年都培養成能利用互聯網、3D 打印機和各種桌面設備與工具將自身的創意轉變為實際產品的“創造者”。
例如,著名創客空間 TechShop的 CEO與創立者馬克.哈特赤(Mark Hatch),就特別強調“制造實體作品對創客行動的重要性,并認為這是將創客行動與早期的計算革命以及互聯網革命明確區分開來的基本特征與標志。”
——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創客行動”的最終目標(即“創客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能創造出“實體作品”,并認為這是“創客行動”的基本特征與標志(也就是“創客教育”的基本特征與標志)。
于是,我們也可以用一句話,簡潔地把西方學者心目中的“創客教育”目標及其本質概括出來——就是要把青少年都培養成能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與方法創造出“實體作品”的創客。
2. 我國“創新教育”的培養目標
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是要把廣大青少年都培養成“創新人才”。 “創新人才”與“創客人才”只有一字之差,含義卻大不相同。
“創新人材” 是指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即創造性思維) 和創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質的人材。在創新人材應當具備的三方面素質中,最核心的素質是創新思維。這是因為:
創新意識是指具有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作出貢獻的遠大理想、為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進行創造發明的強烈愿望;
創新思維(即創造性思維)是指能形成有創新意義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或產品設計的一種高級復雜認知能力;
創新能力則是指能把上述創新思維成果——即創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產品設計轉化為前所未有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的實踐能力。
可見,創新意識是實現創造發明的目標與動力(解決“為什么創新”“為誰創新”問題),對于創新人材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必須要有創造性思維作基礎,離開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將成為不切實際的空談;所謂的“創新能力”也不過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干。從這個意義上講,創造性思維是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基礎及前提條件(是創新人才最核心的一種素質)。
這表明,“創新人材” 就是指具有上述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即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質的人材(而非僅能制造出實體作品的“創客人才”);這三方面的素質對于創新人才都必不可少、缺一不可——
創新意識 是實現創造發明的目標與動力;
創新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形成創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或產品設計的高級、復雜認知能力;
創新能力 是把創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及創新的產品設計轉化為實際的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的實踐能力。
而“創客”,如上所述,是指能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與方法把創意轉化為“實體作品”的創造者。
將“創客”的內涵與“創新人才”的內涵進行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創客”只是大致相當于“創新人才”三方面素質中的第三種素質——即“創新能力”;而完全沒有涉及“創新意識”(實現創造發明的目標與動力)和只部分涉及“創造性思維”(形成創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及產品設計,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及前提條件)這兩種對創新人才培養具有更為關鍵意義的重要素質。
3.僅就“創新能力”而言,西方的“創客教育”和我國 “創新教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創新能力是指“如何把創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及產品設計轉化為實際的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的能力(即寫成文學作品、譜成樂曲、形成繪畫及理論著作或制造出各種專利產品的實踐能力)。即創新能力可通過“精神產品”或“物質產品”這兩方面來體現。
而在當前西方創客領域主流學者的心目中,非常強調“實體作品”的創造,而且認為“實體作品”只體現為“物質產品”;這種看法,顯然是片面的;但卻具有可取之處——因為它倡導的是“動手操作、精益求精、尚工重器的‘工匠精神’”。具有這種“工匠精神”的創新人才確實非常優秀,也為社會特別需要——他們為國家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安康所期盼所依靠的創新人才,決不僅僅是只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技工,也需要并不屬于“工匠”的哲學家、文學家、作曲家、和繪畫大師。正因為如此,在我們國家的創新教育內涵中,雖然也推崇尚工重器的“工匠精神”,卻并沒有把它看成是創新人才必須具有的唯一創造能力。可見,僅就創造能力的培養而言,西方“創客教育”和我們中國“創新教育”的要求,也確實有所不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當前西方“創客教育”存在有兩個方面的缺陷:
一是,只關注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完全忽視“創新意識”培養;對“創新思維(即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雖有一定關注,但關注不夠;
二是,僅就“創新能力”而言,西方創客教育關注的只是“實體作品”(即“物質產品”)的創造,而忽視“精神產品”的創造。
可見,對于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科學與文明,我們要虛心學習;但絕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唯西方的馬首是瞻!
擴展閱讀:創新思維培訓課程
返回列表